寒假中的NKUers在读什么书?
读书是一种享受,
它带给我们隽永的乐趣,
恒久的动力。
带给我们心灵的平和,精神的慰藉。
读过的所有书,都不会白读,
总会在未来的某一时刻,
帮助我们表现得更出色!
寒假中的NKUers都在看些什么书呢?
我们征集到了部分同学的阅读书单
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历史的温度》
与其说是读历史,不如说是读故事。《历史的温度》讲了许多人物传记、趣闻轶事、战争变局。其中有对历史悲剧的剖析,比如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背后的阴影,还有吴清源和围棋的故事,让我领略到了天才的成长史。这本书展现了一个个具有真性情的历史人物,他们有惊人的成就,也有自己的苦衷,更有有趣的生活,让我在阅读中感受到了历史的真实与趣味。
——南开大学2020级数学科学学院本科生 申奥
◆《我们仨》
寒假期间重翻旧书,我又打开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全书共分为三部分,分别记叙杨绛先生老年的梦境,记录女儿和丈夫先后去世的过程,回忆从夫妻二人赴牛津到钱钟书先生去世的生活,展示了这个文人家庭钻研学术、不与人争的生活画卷。全文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也没有万分的喜悦和悲伤。三人生活中平实有趣的事情在杨绛先生的口中如溪水般潺潺流出。
——南开大学商学院本科生张舒雅
◆《呼兰河传》
读完《呼兰河传》这本书后,我最喜爱的就是《祖父的园子》这一节的内容。在小萧红的回忆里,这个园子是自由的,是明亮的,是欢乐的。我羡慕萧红的童年有这个园子的陪伴,这个园子就是这本书的桃源,因为所有的一切都是自由的,黄瓜想开花还是想结瓜,倭瓜想上架还是想爬房,没有人去管它。在这个园子里,天空蓝悠悠的,白云高远远的。
——南开学子祁浩茹
◆《娱乐至死》
在寒假里我阅读了美国媒体文化研究者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书中尼尔·波兹曼的深刻批判令人深思:我们从热爱的娱乐里,到底收获了什么?这种短暂的娱乐,是否会毁掉我们?在泛娱乐化时代,人类无声无息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成为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娱乐至死”的可怕之处不在于娱乐本身,而在于人们日渐失去对社会事务的严肃思考和理智判断的能力,在于被轻佻的文化环境培养成了既无知且无畏的理性文盲而毫不自知。
——南开大学2020级文学院本科生 范可欣
◆《心理学与生活》
大学四年,不仅仅是学习专业知识的四年,也是横向发展,拓展眼界的四年。
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思维,不同的学科思维塑造不同的“性格”。我相信专业学习之余,涉猎一些其他学科领域的书籍,能体会不同学科思维的碰撞,从而发现其中的共性与差异,丰富自己的认知。长期以来对于人的心智过程的好奇与思考也促使我翻开这本心理学的经典书籍。
——南开学子韦卓君
◆《复活》
自由是什么?是追求精致的物质生活,在欲望的海洋里高歌?还是“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自己占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大自然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可使人类究竟区别于野兽的,不是人类的身体强健,而是人类社会从不放弃每一份弱小。尊重道德,才是尊重自由。
——南开大学2020级经济学院本科生 赵麒安
◆《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是中国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的中国农村生活,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物的形象。日常生活与巨大的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是一部值得品读的优秀小说。第一次读还是在初二,年少的我只能勉强了解故事情节,第二次品读是在高考后,再捧起这本书的我却读出了许多震撼内心的力量。这本书非常值得我们去品读。
——南开大学2020级商学院本科生 范温辛
◆《科学哲学:非常简明导论》
《科学哲学:非常简明导论》是萨米尔·奥卡沙一本通俗易懂的关于科学哲学的著作。在科学主义制霸世界的时代下,从哲学根源上来反思科学实验、观察和理论推演的重要基石,或许能让“人”更谦卑一些。科学不是通往真理的唯一道路,我们该如何生活、如何获得幸福本质上都是“非科学”的。
人之大事,还是留给哲学吧。
——南开大学2020级数学科学学院本科生 王梦阳
◆《乡土中国》
从寒假开始,我就在读《乡土中国》。比起用现有的课本,费孝通先生更愿意探索一些自己觉得有意义的领域,于是根据自己大胆而朴素的想法写了这本书。《乡土中国》从诸多方面深度剖析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及其本色。
我想将这本书推荐给更多同学,一起用“文化人”的眼光去认识中国的乡村。
——南开大学2020级物理科学学院本科生 郭嘉为
读书可以增加一个人谈吐的质量和深度。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假期可是学习充电的好时机!
大家在放松的同时,
也别忘了不断充实自我呀!
寒假期间你在读哪些书呢?
快来留言区与我们一起分享吧!
往期回顾:
来源:南开大学新闻中心新媒体中心
策划:乔仁铭
文案:王梦阳
编辑:郝静秋 仲雅洁
审核:马长虹 冀宁